记者日前从中消协获悉,2004年全国消费者协会系统共受理商品房投诉事件20530起,较2003年同比略微上升1%,这是继商品房投诉在全国范围连续6年以两位数百分比增长之后,首次出现个位数微长。 长期以来,房屋质量问题一直是投诉焦点。此次统计结果显示出,因商品房质量问题引发的投诉率正日渐回落,而以往并不突出的合同争端却呈上升趋势。 统计显示,去年全年受理的商品房投诉中,因住宅质量引发投诉10599...
近日,成都市消协对商品房消费中的部分“霸王条例”进行了曝光。 促销宣传虚假 一些开发商在销售时的广告、宣传资料中所有图片、资料数据、说明等,注明“仅供消费者参考,不作为承诺依据,所有细节以政府最终批准的法律文件及双方约定为准”等类似字样。 消协点评:消费者在面临这种宣传时应以认真谨慎心理对待。不要轻易相信,而应以法律文件为准,同时尽量将宣传资料作为合同附件。 认购定金不退 ...
案例:2007年8月,刚买了上海市郊某处新房准备结婚的王某栋,与女朋友沈某来到某房产中介处了解新房的市场行情,发现自己的房屋虽然买了没多久,但已经升值了不少。无巧不成书,正好此时在这家中介门店看房的朱先生在与王某栋攀谈中,表示对他的房子很感兴趣,而在中介的进一步鼓动和撮合下,王某栋便很快与朱先生签订了《房屋买卖居间协议》,将自己的房屋卖给朱先生,并就房屋价款、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做了明确约定。
...
案情回放 2004年6月,王某看中了位于城市西南方向正在修建的一处花园小区,在开发商提供的规划资料中,小区中央有一个巨大的花木草坪的中心花园。从开发商的宣传资料上看,王某选中的那套房距草坪最近,窗外的景观也详情" target=""_blank"">格外美丽。在得到开发商肯定修建草坪的答复后,王某爽快地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几天后,开发商通知王某去协商签订补充合同。因为主合同签订得很顺利,请教内行也说没有什么问...
1.您或许是从1999年那年就开始关注楼市,东南亚金融风暴,海南崩盘,让您使体会到房地产商搞开发的不容易、赚钱的挺艰辛。 2. 在您们当中的搞房地产投资的、白手起家而终成富有阶层的人不计其数。他们通过自己的投资活动为房地产的繁荣作出“贡献”。但记住,被炒高的的房价会远离民生,绑架社会。 3.您或许认为,精明的楼市投资者可以将投资意识渗透到商海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市场一举手一投足。充满商业细胞的楼市投...
选定购房目标后,就进入了同代理商或开发商进行实质性接触的谈判阶段。购房谈判的过程也就是讨价还价的过程。究竟该怎样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同时又不致使谈判陷入僵局,就是购房者的最终目的。对房产开发商而言,获取利益是他们的经营目标,而消费者追求的是尽可能少支出。因此,购房者明白了开发商定价的方法和理念,掌握必要的交易谈判技巧,了解开发商心理,会使自己少支出而多获益。 一、必须确定目标,确定希望...
“地段,地段,还是地段”。曾几何时,传闻出自李嘉诚之口的这句话被奉为楼市至理名言,地段也成为广大购房者选择楼盘时的重点考虑因素。然而年底将至,在重庆乃至全国范围内燃起的这一波火爆楼市似乎与此无关,新开楼盘纷纷遭遇疯狂抢购,无论楼盘处于何种地段几乎“无一幸免”。品质、配套、规划甚至价格等等常规要素均被抛于脑后,“夜光”现象(开盘前夜及被抢购完毕)成为这波疯狂最好的注脚。 恐慌“造就”楼市疯狂 ...
刚刚拿到入住通知书的购房者也许对如何入住还是懵懵懂懂,甚至对时常耳闻的社会上一些关于房产、物业的纠纷感到害怕。那么作为购房者和开发商之间在购房过程中如何不发生或少发生纠纷呢?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 如果您买了房,首先您要查验预售许可证等“五证”,并且要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要把开发商发布的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所明示的事项在合同中加以约定。 同时,在验房入住前查看房屋的《住宅质量保证书...
现在大多数购房人会紧盯房价,却忽视了地段、物业、税费以及相伴而生的其他费用,造成将来入住后的诸多不便,更甚者是一再超支,造成“买得起住不起”的紧张局面。因此,购房者在决定购房前,应该理性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购房计划等。 第1步:制订购房预算 购房人在决定购房后,需要制订一个详细的购房预算。要充分考虑自身及家庭平均月收入(包括利息收入及各种货币补贴)、现有存款额、可获得的贷款额度等各种资...
楼市回暖了,一手楼盘打折的幅度变小了,着急的买房人希望能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中意的房子,于是,一种新职业应运而生——房产砍价师。 “房产专业砍价,有兴趣马上打我电话”、“你买房,我砍价,您的贴身置业顾问”……这些都是“房产砍价师”在专业房产网站的论坛里打出来的广告。随着近期楼市成交量的趋火,一些曾从业于房产中介的人自封为“房产砍价师”,在网上招揽生意,一旦生意谈成,要向买房人收取房屋总价5‰或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