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09月06日
免费咨询热线
133-700-11000
房企破产第一案曝黑幕:业主诉开发商假破产
  消费者买房八年仍未入住   昨天上午,购买了昌平麓鸣花园8年却至今未能入住的9名业主来到昌平法院,他们起诉的是2007年曾轰动一时的"房企破产第一案"的两名主角"兴昌达博"和"兴昌高科"两家公司。原因就是今年年初,兴昌达博突然自曝当初用以申请破产的上亿元债务其实是两家公司共同策划和伪造的。   退房:300业主未拿回房款   2001年3月,"兴昌达博"与"兴昌高...
和黄地产收回逸翠园整改 承诺赔付业主损失
和黄地产集团承认逸翠园未达标,宣布收回整个逸翠园项目,并按合同规定赔付业主损失。逸翠园也成为北京房地产市场首例已经交房后被开发商收回的项目。并承诺按合同规定赔付业主损失,为北京首例已交房后开发商收回的项目 和记黄埔(以下简称和黄)地产集团在北京开发的首个项目逸翠园,房时因存在质量问题引发纠纷。昨日,和黄地产集团宣布收回整个逸翠园项目,并按合同规定赔付业主损失。逸翠...
业主封阳台 不必非看开发商脸色
除非购房合同或物业合同明文禁止——— “北京风沙这么大,不封阳台,刚晾的衣服转眼就脏了。” 不久前,罗女士在北四环外买了一处高端住宅。虽然买的是精装修房子,但罗女士还是准备再找人把阳台封上。 风沙大、不隔音、容易有安全隐患,所以封阳台成为北京许多买房人的呼声。而此时,买房人往往会遇到来自开发商的反对意见。 ●开发商对封阳台说“不” 得知罗女士计划封阳台,楼盘销售人...
物权法:购房人未收楼不认定为业主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物权法》的两部司法解释。其中购房人未收楼不认定为业主、在自己房子外墙做广告不侵权、多套房业主投票权只算一票、物管费高于政府指导价诉讼可获支持等新规定与市民密切相关。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购房人未收楼不认定为业主”的解释。   按一般人的理解,市民购房签了购房合同并完成登记备案后,就具有了业主的身份,可以享有业主相应的权利,如推选业委会、罢免物业公司等,现行的...
开发商违约,业主退房需支付费用吗?
  业主:请问因开发商违约,我提出要退房,我要支付什么费用呢?是这样的,我买的是预售房,合同上规划平图里小孩房是飘窗,但现在却是平窗,合同上写明预售后出卖人不得擅自变更规划、设计,确需变更的,出卖人应书面征得买受人同意,不同意变更的买受人可要求终止合同。经过多次与开发商协商均未能达成协议,所以我想终止合同,但不知还需要支付哪些费用。不知如果现在退房,是否有些手续费要我付?第三条 商品房的销售广...
退房要有理有据
买房人刘女士问:我前不久买了一套新居,可是入住后觉得并不像广告上承诺的那么好。同时发现性能价格比越来越好的房子不断涌现,于是萌生退了这套房,再买更好的房子的想法。请问在什么情况下才能退房呢?   答:依据目前的法律规定,可以退房的条件主要包括约定条件与法定条件两种。约定条件是指购房者与开发商在购房合同中约定可以退房的条件。根据《合同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双方当事人约定了退房的具体条件,且购房者又...
调查显示:超7%受访业主曾参与“极端维权”
  “物业冲突已严重影响社区和谐。”孙龙博士说。昨日,北京市第四届业委会年会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城市社区治理的体制创新研究”课题组发布社区报告。参与调查的业主中五分之一认为所在小区业主和物业发生过严重冲突、超7%的业主曾采取堵路等“极端维权”。   关键词:业主维权   超6成受访业主理性维权   昨日,课题组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孙龙介绍,2008年7月到9月,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23个已成业委...
为结婚买房交房日却一拖再拖 消费者维权很无奈
  “定的去年年底交房,后来又拖到今年6月,可现在还没准信呢!”皇姑区新汉城小区的业主徐先生,昨日在本报超级QQ上反映了这样一件闹心事,新房的交房日期从2009年12月31日推到了今年的6月30日,“我看那房子施工进度6月够呛能完工!”徐先生愁眉不展,本打算开春装修的计划落空了,“这套房子是我9月份结婚的婚房,可现在看来结婚干脆就住不进去了!”记者在QQ上得知此事后,即进行了调查采访。    交房一拖再拖   徐先生200...
业主指小区大门设计像坟头 开发公司决定修改
小区大门口立体三角形的草皮土堆,由于形状上的特点,这一看似独特的景观设计,却被业主指责像是“坟头”。近日,宝山区三花现代城二期即将交房,而参观新居时,业主却发现大门口的景观看着不太顺眼,于是集体“炮轰”,向开发商提出了修改意见。 “三星堆”,是三花现代城二期小区业主们对大门口处两个草皮土堆的特有称呼。“这个设计不符合中国人的风俗,看着就觉得不舒服。”小区业主表示,约半米高的两个...
房产维权:熟读秘笈绕陷阱 与“忽悠”说再见
2010年,“3·15”的主题是消费与服务,服务广大消费者,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和谐。服务离不开消费,消费离不开服务,但在现实中消费者仍时常遭遇各类消费“陷阱”和“潜规则”,让不少消费者吃过苦头。因此,消费维权依然任重道远,而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坚决地、不断地运用维权手段,促使商家服务意识的提高。 如此,顾客是上帝将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今天,在这个消费者的节日里...
沪上找律师,就上沪律网~
上海律师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