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08月18日
免费咨询热线
133-700-11000
分居后的债务离婚时能否要求共同偿还
  问:我与张某于1996年恋爱结婚,婚后生有一子。1998年张某染上赌博恶习,常常夜不归宿,对我母子的生活不闻不问,也不向我交任何生活费。我单位效益不好,工资微薄,难以维持母子的生活,迫使我时常向亲戚和邻居借钱,先后所欠之债1万余元。他有时回家,我就向他索要生活费,他不是打,就是骂……我实在呆不下去,就带着孩子回娘家居住。我母子俩人已与他分居两年多了。分居后,他依然嗜赌成性,不思...
离婚一年债主登门 男子诉前妻不认欠债
  2009年2月,小李跟妻子小肖经法院调解离婚。谁知,今年3月,小李却忽然冒出一个债主来,而且一张嘴就是27万!债主手里还有欠条,上面的欠款人正是小李和小肖!后经调查,原来是小肖在结婚期间以她和小李的名义借的钱。小李于是起诉小肖,最终法院在查清事实后,判决这27万元不属于小李和小肖的共同债务,应由小肖独自偿还。   离婚一年后债主登门   2007年6月,小李和小肖步入婚姻殿堂。然而婚后感情不和,两人于2009年2...
离婚案件中涉嫌假造债务的认定及处理
  涉嫌“债务作假”很多体现在房产上。因为其他方面的生活开销较少,即使作假,数额也不会太大。而购房资金在大城市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经济利益牵涉巨大,因此,当事人造假的现象较多。   当事人在房产争议上涉嫌造假主要体现在房款来源上,即声称在购房时,向父母或其他亲属朋友借款。有的涉嫌造假者还有“欠条”或“协议”佐证。比如,我们在2002年曾代理一起案件。男女离婚时,男方在法庭上声称,两年前,夫妻购房款40万...
离婚了我还要为前夫还债吗
   今年5月我和分居两年的前夫离婚了,但现在突然有债主跑上门来,出示一张借条,上面写着我前夫的名字,要我还钱!借条的日期是2010年2月。他们说我不还钱的话就会起诉我,请问离婚后我需要承担这种债务吗?   朱女士   律师回复:首先,对方有权向你索要前夫欠的债务。因为《婚姻法》司法解释规定:“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做出处理的,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
担保之债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
  《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将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推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前提是:为了日常家事。如果夫妻一方的行为是为了日常家事,那么适用民法基本原理——表见代理规则,推定为夫妻共同行为。   [案情]   2004年10月甲向乙借款10万元,但乙要求甲找人来担保,甲找到自己的朋友——甲乙两人都认识的丙,甲乙在向丙说明了借款的情况后,丙同意为甲担保,并在借条上签字。...
如何认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借款
如何认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借款属于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   对于是否为夫妻的共同债务或者夫或妻一方的债务,婚姻法是这样规定的。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
离婚夫妻向长辈还款各7万
  儿子离婚后,母亲赵倩与媳妇章玲的关系倾时疏远。赵倩拿出儿子当年出具的借条,将儿子媳妇诉至法院,要求归还当初购房时的借款14万元。日前,闵行区法院作出儿子顾铭和原媳妇章玲各归还借款7万元的一审判决。   ●购新房向母借款   早在2005年10月,顾铭为购置婚房,向赵倩商借14万元首付款。赵女士通过工商银行存折,取款后交给了顾铭。为此,顾铭出具了借条载明:“因购买202室一室一厅房,急需首付款,...
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欠债务怎么处理?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当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根据《婚姻法》第17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等均归夫妻共同所有。同样,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的债务也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因此,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所负的债务,债权人可以向夫妻双方主张权利,并要求按夫妻共同债务处...
夫妻离婚后仍需要对共同债务进行清偿吗?
   刘某与杨某原系夫妻。今年5月,刘某起诉杨某离婚,经法院审理,判决双方离婚。7月,宋某、江某分别持有刘某于2003年和2005年为其书写的欠条,将刘某、杨某诉到法院,要求两人偿还借款。在庭审中,法院确认在刘某与杨某离婚案中未处理本案涉及的两笔债务。那么,夫妻离婚后仍需要对共同债务进行清偿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
一人公司股东如何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案情回放:   2004年3月26日,广东光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集团)通过银行转账人民币400万元给广东三九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下称三九公司)。   2004年4月2日,三九公司向光大集团出具收据,确认收取光大集团借款400万元。双方对该借款的方式、性质和目的产生争议。光大集团主张系口头借款协议,并称其于2005年8月2日向三九公司出具了律师函追讨借款,但广东上九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九公司)则称案涉借...
沪上找律师,就上沪律网~
上海律师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