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05月16日
免费咨询热线
133-700-11000
离婚后公婆可探望孙女吗?
  家住光华东街的钱女士因前公婆私自去学校探望孙女一事,双方发生争执。钱女士表示,既然她已经离婚了,公公婆婆就不应该再去探望她的孩子,打扰她本已平静的生活。据钱女士称,2003年,她和前夫协议离婚,时已7岁的女儿小玲跟随妈妈一起生活。然而离婚后,公公婆婆却隔三差五地去学校探望小玲,使得小玲对爷爷奶奶的感情有增无减,这使得钱女士感到很不安,但又不好意思加以阻止。去年8月份,经人介绍,钱女士与一位比她大...
探望孩子是否应该强制执行
  父母离婚后,妈妈想探望与父亲一起生活的孩子,可孩子不愿与妈妈呆在一起。妈妈为此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没想到汉阳区法院的法官们也为这事犯难——该不该强制执行呢?   汉阳区法院有关人士昨日介绍,2002年许某夫妇离婚后,5岁的小强(化名)随爸爸生活,妈妈享有探望权,每月最后一周末由妈妈接过去住。可是小强随父生活后,渐渐对妈妈产生了厌恶情绪,拒绝妈妈的探望。妈妈探子心切,于今年2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
探望权有哪些内容?
  《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婚姻法》的这一条,规定了探望权的以下内容:   一、探望权的主体:是指已离婚的父或母与其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予以配...
《婚姻法》对探望权的法律规定
  探望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父或母,按规定的要求看望不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子女的权利。   婚姻法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这是因为,基于血缘关系,夫妻离婚后,子女仍然是夫妻双方共同的子女,这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血亲关系,不因夫妻关系的解除而消失,那种认为离婚后,子女同我共同生活,与另一方毫无关系的认识是错误的,是没有根据...
探望权的意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规定,不管在判决书中涉不涉及探望权,但当事人就探望权单独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都应受理。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的,依法裁定。中止探望情形消失后,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原婚姻法没有规定探望权,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离...
探视权怎样处理和掌握?
  一般法院会判决另一方在每个月的单周或双周的某一天行使探视权,也可能会有一至两天的探视时间。如果另一方行使探视权明显影响孩子的成长健康,或十周岁以下的儿童明确不愿被另一方探视,可另行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暂时中止另一方的探视权。除此之外,任何人不能剥夺另一方对孩子的探视权。
离婚后对子女的探望权
  对于对子女的探望权,双方可以在离婚时对此作出约定,但是双方如果在协议或者诉讼离婚时没有作出处理,那么,作为另一方可以再对探望权重新起诉对探望权作出主张。一方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一方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探望权执行难的表现以及对策
  一、我国探望权的法律规定及含义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定》,对1980年婚姻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根据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增加了一些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规定了探视权制度。《婚姻法(修正案)》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
关于中止探望权的问题
  案例:甲男与乙女为夫妻,2007年11月30日经A区法院判决离婚,上诉期内甲又上诉至B中级法院,经B中级法院调解,甲乙离婚。调解书内容有:1、甲乙自愿达成协议离婚。2,子女丙由乙抚养,甲每月支付抚养费600元至丙18周岁止。每月最后一个星期日甲有权接丙,晚5点送回3,财产分割部分及其他略。   数月后甲去探望丙,因丙(2周岁)不肯走而迁怒于乙,继而大打出手,丙受到惊吓,大小便不能控制,医生诊断为惊吓过度导致行为退...
执行探望权案件应该注意的问题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案,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探望权利之后,各地法院开始受理探望子女权纠纷案件,然而,探望子女权纠纷案件因其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在判决之后,人民法院执行机构执行法院生效判决刚遇到了诸多新问题、新情况,许多案件陷入了困境。比如在执行张某申请执行探望其子张一静(化名,10岁)的案件时,张一静的妈妈李某多次将张一静转移,...
沪上找律师,就上沪律网~
上海律师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