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某(男)与罗某(女)于2012年7月经人介绍相识谈婚,双方父母约定礼金为12.8万元。2013年2月22日,胥某将该礼金通过媒人交给了罗某母亲谈某,同年2月26日胥某与罗某办理了婚姻登记手续。结婚不久,双方因琐事吵架不断,罗某回到娘家长期居住不归。2013年12月17日,胥某向法院起诉,请求与罗某离婚,并要求其返还彩礼8万元。罗某辩称自己没有亲手收取胥某彩礼,无返还义务。
[分歧]
本案在彩礼返还主体上,存在三种观...
关于彩礼分割与返还问题的法律规定彩礼给付是基于当地的风俗习惯,这与无条件的赠与不同,其实质是附条件的赠与行为。给付彩礼和收取彩礼是以缔结婚姻关系为前提的。最高院司法解释也关于彩礼的返还做了明确的规定。
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房屋等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为购置财产造成对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返还。对取得财产的性质是索取还是赠与难以认定的,可按赠与处理。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
案情:小军(男方)和小萍(女方)于2006年7月经人介绍相识,后两人交往并决定结婚。小萍分别于2006年9月和11月两次收取了小军彩礼钱共计 16600元,其中用2000元购买了衣物。一个月后,两人举行结婚仪式后同居,可是没过十天,小萍就离开了小军家,后来断断续续的回到小军家居住多次。 2007年5月16日,两人登记结婚。不久,小萍便回到娘家居住。为此,小军向小萍提出离婚,小萍未表态,但其于2007年6月中旬将自己的衣物、电动自...
如今,受社会风气影响,加之现在年轻人婚姻观念淡薄,因而出现了大量的“闪婚”“闪离”。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订立婚约时还有给付彩礼的风俗,所以,随着80后离婚案件的大幅提升,婚约财产纠纷中的彩礼返还也成为基层法官在离婚案件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一、彩礼的概念、性质
1、彩礼的概念
彩礼,在古代叫纳征,又名纳币,是西周婚姻制度“六礼”中的第四礼,即男方家人派人送...
2004年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我国《婚姻法》规定,缔结婚姻以婚姻自由、双方自...
导读:按照地方习俗,男女结婚,通常男方会给予女方彩礼钱。那么,彩礼钱属于婚后夫妻共同财产还是婚前个人财产?
如果所收的彩礼由一方个人接收或购置结婚物品的,应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受赠的财物无特殊约定,应为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男女双方未共同生活的,可根据最高院1993年《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5条规定,考虑财产的来源予以合理分割。如果...
导读:彩礼,也有的地方称为聘礼、纳彩等,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一种婚嫁风俗。按照这种风俗,男方要娶他家女子为妻时,应当向女方家下聘礼或彩礼。彩礼的多少,随当地情况、当事人的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而定,但数额一般不在少数。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结婚给付彩礼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在不少地方,许多生活本不富裕的家庭,为了给付彩礼而举家债台高筑,造成了极其沉重的经济负担。正因为如此,不少农村家庭夫妻离婚时,对...
导读:嫁妆算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如果嫁妆在两人领取结婚证之前置办的,应属于女方的婚前财产;如果是在两人领取结婚证之后置办的,婚后没有对嫁妆的归属作约定的,应属于婚后财产,也就是夫妻共同财产。
【案情介绍】
3年前,23岁的黄陂人王某嫁给丈夫张某时,带来的陪嫁有名牌手提电脑、电视、音响等高级家电,总价值约8万元。婚后,小两口随公婆一起住在汉口复兴村。
由于婆婆性格较挑剔,总看不惯媳妇做事...
导读:您是否有遇到长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而且经常把他们弄混呢?是的,有的双胞胎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让人很难分清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近日某法院审理了一起弟弟冒充双胞胎哥哥结婚引发彩礼纠纷的案子,经过调解,两家人最终达成和解:女方全数退还男方彩礼。
准新郎卒死,弟弟冒充双胞胎哥哥结婚引发彩礼纠纷
今年3月份,寿县青年赵军伟与女孩李艳霞在网上相识后感觉不错,就开始相处,在交往三个月...
沪律网婚姻法栏目在本文主要介绍离婚彩礼返还的相关婚姻法规定、离婚彩礼能否退还、以及彩礼和分手费的异同等法律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离婚彩礼返还的相关婚姻法规定
婚姻法解释二(2004年4月1日公布实施)关于离婚彩礼返还的规定: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