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6年3月,20岁的李某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19岁的刘某,双方建立恋爱关系。因未达到法定婚龄,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便于同年5月1日举行了结婚仪式后同居生活。2007年8月刘某生一女。后因双方性格不合,经常发生吵闹,直至相互打骂。刘某不堪忍受,携带女儿搬回娘家居住。2008年7月,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决与刘某离婚。法院行使释明权,告知其与刘某的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仅能处理双方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
彩礼是中华民族婚姻制度中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风俗习惯,关于离婚后彩礼如何处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法律并无明确规定。近日,顺义法院审理的一起离婚案件,就涉及了是否需要返还彩礼。
原告丁某与被告王某经人介绍相识并确立恋爱关系,一年后,二人登记结婚了。可婚后,双方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丁某觉得王某不如恋爱期间疼爱自己了,王某也觉得丁某像换了个人似的,不如从前那么善解人意了。为此,丁某与王某三天一小...
彩礼风俗在我国可谓由来已久,早在西周时期,以中国先秦时期社会风俗为基础建立了婚姻“六礼”制度,即合法的婚姻必须通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礼完成。其中纳征就是指男方送聘礼给女方家。随着社会制度更替,法律的发展和进步,男方送聘礼在法律制度中已经被废除。但几千年来农村婚姻遗留下来婚嫁彩礼的旧的传统风俗,至今仍未破除。彩礼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存...
赵军(化名)和贺婷(化名)是一对新婚夫妇,但是他们并没有像一般新婚夫妇那样甜甜蜜蜜,在婚后二个月,赵军就到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原因是自己的妻子在结婚后并没有和自己一起生活的诚意。日前,房山法院判决原被告离婚,被告贺婷返还赵军人民币14600元。
赵军和贺婷是于2006年7月经人介绍相识,后两人交往并决定结婚,于是贺婷分别于2006年9月1日和2006年11月分两次收取了赵军彩礼钱共计16600元,其中用2000...
婚前彩礼往来是我国民间习俗,俗话说:“送出去的彩礼泼出去的水,即使婚姻发生变故,彩礼也是不能讨还的”。然而,今天下午,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就一对未办理法定结婚手续的年轻“夫妻”彩礼争夺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女方返还男方母亲支付的两万元彩礼,从而打破了这一民间习俗。
小兰与袁老太儿子李光于去年11月确立恋爱关系。今年2月12日,袁老太一家到小兰家拜访小兰的父母。为了表示自己的...
情缘难再,男方要求女方退还彩礼遭拒,未进洞房先上公堂。今天,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作出了支持男方部分诉讼请求的判决。
在上海市崇明县城桥镇务农的小蒋都快40岁了尚未婚配,2003年年初,经人介绍与家住上海市徐汇区的小董姑娘谈起了恋爱。2004年元旦,小蒋按当地农村风俗,给董家送去了8800元、祖传黄金方戒指1枚、黄金项链1根、羊毛衫等彩礼。然而在之后的交往中,两人的恋情不但没有升温,反而日见疏远,终于未能...
相识十几天后,年届六旬的张老汉与39岁的陈女士“闪电”结婚。婚后陈女士离家出走,张先生为此将少妻起诉到法院,要求对方归还由其赠送的现金和首饰。记者昨天从房山法院获悉,该院已受理这起离婚纠纷。
张老汉说,今年8月,他在翻看报纸时看到一则征婚广告,觉得自己符合征婚者陈女士提出的条件,便与对方取得了联系。两人通过十几天的相处,便登记结婚。婚后,他应陈女士要求给付其4.1万元现金,并为其购买...
收取彩礼后仅度完“蜜月”就悔婚不辞而别,至今不见踪影,“丈夫”将女孩一家人推上法庭。11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女孩一家要适当返还原告班某彩礼金3800元。
2002年7月,班某与蓝姑娘在广东打工时相识,后班某找人到蓝姑娘家提亲,蓝姑娘及其父母均表示同意。2005年2月10日,班某到蓝姑娘家订婚,前后共送给蓝姑娘及其父母现金及礼物共计1.3万余元。同年1...
相识一个多月就办理了结婚登记,然而结婚不到半月就神秘失踪。近日,江西省南康市人民法院对该起离婚纠纷案依法作出一审判决:准予原告邓某与被告叶某离婚以及叶某返还邓某彩礼计人民币15000元。
2007年11月12日,邓某与叶某经人介绍相识,次日确立婚约关系。同年11月26日至12月9日,邓某给叶某7100元,让其购买金耳环、衣服等物,且还先后两次给叶某亲戚750元。按照当地风俗,男方应给女方一定数的彩礼,同年农历12月4...
9月19日,哈尔滨市公安局跨省追捕,在河北唐山市将入室抢劫、强奸、杀人犯罪嫌疑人刘学伍抓获。
今年和妻子离婚后,刘学伍搬回双城并和一女子李伶(化名)确定了恋爱关系,两人去唐山打工。9月份为订婚一事两人回到双城,女方提出要2万元彩礼,刘学伍根本拿不出来,女方让步让其准备1条金项链。于是,9月6日,刘学伍想到曾经住过的五常市,向别人借来摩托车,到双城市单城镇购买了凶器壁纸刀,将车停到村外步行进村。21时...